首页 机构设置 政策解读 双创学习 科技创新 健康双创 视频图片 产业联盟 健康商城 商学院
  • 手机版
  • 121winsb.com > 中医中药 > 中医养生文化 >

    口鼻干燥,分型调肺

    2018-01-10 10:30 人民网-生命时报
           冬至过后,无论怎么喝水,我们还是常常感到口鼻干燥,有时还会半夜渴醒、鼻腔干痛,甚至流鼻血,很多人认为是上火所致,可怎么吃清热祛火药也无济于事。殊不知,引起口鼻干燥的原因很多,对症治疗才能有效。

    口鼻干燥、咽喉干痛 燥邪犯肺

    口鼻干燥、干咳无痰或痰少黏稠又不易咳出,还伴有咽喉干痛、口渴唇干等症状,多为燥邪犯肺。

    肺为人体最“娇嫩”的器官之一,其性喜润恶燥。燥邪犯肺,易伤肺津,致口鼻干燥;肺失清肃而出现干咳无痰或痰少黏稠、不易咳出,因此,治疗应以清肺润燥为主。同时,要注意保持呼吸道的正常湿度,除了多喝水,还可以将热水倒入杯中,用鼻子对准杯口吸入蒸汽,每次10分钟,每日2~3次。注意饮食,不吃辛辣刺激食物,多吃有滋阴润燥作用的食物,如百合,味甘性寒,归心、肺经,可养阴润肺、清心安神,是秋冬季节养肺佳品;莲藕,味甘性寒,有清热生津、凉血止血的作用;雪梨,味甘微酸,性凉,入肺、胃经,可清肺化痰、生津止渴。

    口干咽燥、喜食冷饮 肺胃炽盛

    表现为鼻孔干燥、灼热疼痛或鼻干出血、咳嗽少痰、口干咽燥、渴喜冷饮,并伴有口气秽臭或齿龈肿胀,小便黄、大便干结等症状的人,多为肺胃炽盛。

    冬季寒冷,在室外,人们常裹在厚厚的棉衣中;在室内,暖气充足、活动量少。加之寒冷天气,人们爱多吃高热量食物,人体内积热,就会时常出现肺胃炽盛的现象。因此,即便在冬季,也不能一味保暖、补充热量,还要根据自身体质适当“灭火”,维持身体状态平衡。建议多吃清泻肺胃的食物,如甘蔗,可清热生津、润燥和中,有效缓解肺胃热盛;白萝卜,可化痰清热、下气宽中;石榴,可滋胃阴、清胃热。

    口鼻干痒、鼻孔有干痂 肺脾气虚

    口鼻干痒、鼻孔有干痂,并伴有面色无华、气短自汗、腹胀、便溏等症状的人,多为肺脾气虚。

    因脾主运化,肺主输布,肺脾气虚,水谷精微无法上升到口鼻,而致口鼻干燥。调理脾肺,规律生活必不可少,应保证充足睡眠,避免熬夜、过度疲劳;适当进行户外运动,如慢跑、健身操、太极拳等,增强人体对气温变化的适应能力。另外,可选择空气清新的地方练习吐纳:调整呼吸,缓缓吸入清气,吸至最大限度再慢慢呼出,呼气时,牙关要轻闭,并轻念“噬”字,等到气全部吐出,再吸清气,这样一呼一吸,连续30次,可以调养肺气、提高免疫力。多吃以下食物可起到补肺固表,健脾益气的作用。

    山药:《药品化义》指出山药“温补而不骤,微香而不燥,循循有调肺之功,治肺虚久嗽,何其稳当。因其味甘气香,用之助脾……为肺脾二脏要药。”山药味甘性平,入肺、脾、肾经,可补脾养胃,生津益肺。

    黄芪:味甘,性微温,入脾、肺经,补气力量强,有健脾补中,益气固表之功。

    板栗:《名医别录》中,板栗被列为上品,素有“干果之王”的美誉,在国外它还被称为“人参果”。板栗亦有较高的药用价值,历代医家认为其味甘平,性温,入脾、胃、肾三经,养胃健脾效果好,对于脾胃虚弱引起的腹胀、便溏等症状效果尤佳。

    以上为引起口鼻干燥的常见原因,如干燥持续时间长,且并无缓解,应及时就诊,排除干燥综合征、糖尿病等其他因素。

    责任编辑:双创健康
          中国双创是国务院新闻办公室领导,中国外文出版发行事业局管理的国家公共服务重点网站。本网站24小时对外发布信息,是中国创新创业发展传播、信息交流的重要窗口。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双创”的所有作品,均为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电话:0086-01-53684885

    传真:0086-10-63343583

    媒体合作:0086-10-53397606

    品牌活动合作:0086-10-53397606

    广告合作:0086-10-63343583

    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协议 | 发展规划 | 常见问题 | 合作洽谈 | 网站声明 | 广告报价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5-2016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京ICP证040089号-13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105123 京公网安备110108006329号 京网文[2011]0252-085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西三环北路89号中国外文大厦B座6层  邮编100089 联系电话:010—53684885 电子邮箱:ceic1010@chian.org.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