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及资料来源:中国一带一路网、本报及新华社报道、中国铁路总公司、国家信息中心“一带一路”大数据中心
11岁的德国小姑娘路易丝在学习中国传统舞狮技艺。新华社记者 魏培全摄
巴基斯坦瓜达尔港区。新华社记者 刘 天摄
航拍的希腊比雷埃夫斯港集装箱码头。帕诺斯·托马达基斯摄(新华社发)
首趟由英国驶往中国的中欧班列抵达浙江义乌。吕 斌何剑涯摄(人民视觉)
中铁联集重庆中心站内,一名工人在进行集装箱货柜吊装作业。新华社记者 刘 潺摄
马中关丹产业园内的象征基石。张纹综摄(新华社发)
编者的话
从中老铁路、中泰铁路,到巴基斯坦瓜达尔港、斯里兰卡科伦坡港口城;从孟加拉国帕德玛大桥、中缅油气管道项目,到中国—白俄罗斯工业园、中哈霍尔果斯国际边境合作中心……“一带一路”倡议提出3年多来,相关合作稳步推进,各项建设从无到有、由点及面,受到国际社会广泛欢迎和积极参与。
“两千多年的交往历史证明,只要坚持团结互信、平等互利、包容互鉴、合作共赢,不同种族、不同信仰、不同文化背景的国家完全可以共享和平,共同发展。”2013年9月7日,习近平主席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倡议;同年10月3日,习近平主席在印度尼西亚国会发表演讲,提出共同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
坚持共商、共建、共享,推动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3年多来,“一带一路”的愿景正一点一点变为现实,一个个实实在在的成果正在惠及世界。当“世界是平的”升级为“世界是通的”,我们看到,经济要素正在全球范围内更广泛、更平衡地流动,各国各地区的发展潜力得到进一步释放,更重要的是促进了各国人民的相知相融。
倡议来自中国,成果惠及世界。相信“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必将有力地促进经济全球化健康发展,推动“一带一路”更加通达顺畅,为实现沿线各国联动式发展注入新能量,造福更多人民。
项目推进如火如荼
巴基斯坦瓜达尔港
瓜达尔港是中巴经济走廊巴基斯坦的起点以及“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交会点,2016年11月正式通航。
目前,该港已有3个多用途泊位可同时停靠两艘5万吨级货轮,后方堆场面积达14万平方米,能够处理包括集装箱,散、杂货等多种类型货物。瓜达尔国际码头公司正在加紧规划码头建设二期工程,预计到2020年,瓜港货物处理能力将达到每年1400万吨散货和100万个集装箱,成为南亚最大的深水港。
塞尔维亚泽蒙—博尔察大桥
塞尔维亚泽蒙—博尔察大桥是欧洲首座“中国造”大桥,2014年12月18日大桥建成通车,结束了近70年来贝尔格莱德市多瑙河上仅有一座大桥的历史。
塞尔维亚泽蒙—博尔察大桥由中国路桥承建、中交二航局参与施工,历时3年完成,同时也带动了当地大量就业。大桥横跨多瑙河,连接多瑙河南岸工业区与北岸居民区,双向6车道,主桥长1482米,主桥跨度172米。
中缅油气管道
中缅油气管道是继中亚油气管道、中俄原油管道、海上油气通道之后的我国第四大能源进口通道。它包括原油管道和天然气管道,全长约2380公里。
天然气管道已于2013年全线贯通,开始输气,该管道的建成投运有效缓解了缅甸电力紧张局面,还推动了当地经济发展,改善了人民生活质量。今年4月,中缅原油管道工程正式投入运行,油管的设计年输送能力为2200万吨。
中沙延布炼厂
中沙延布炼厂项目位于沙特西部延布市附近的石油化工工业区,是中国在沙特最大的投资项目,也是中国石化首个海外炼化项目。该项目于2016年1月20日正式投产启动。
延布炼厂每日可生产26.3万桶超低硫柴油燃料和近10万桶清洁汽油。此外,延布炼厂将渣油化为石油气、石脑油及石油焦,满足全球燃料需求。2015年12月,延布炼厂获得“2015年普氏全球能源奖之年度建设项目奖”。
乌兹别克斯坦卡姆奇克隧道
安格连—帕普铁路卡姆奇克隧道全长19.2公里,开挖总长度47公里,是中亚地区最长的隧道,不仅是中乌非资源领域的最大合作项目,也是中国优质产能走进乌兹别克斯坦的成功范例。
卡姆奇克隧道是安格连—帕普铁路工程的核心和最大难点,关系到整个工程进度。隧道采用中国技术、按照中国标准建设,于当地时间2016年6月22日正式通车,改变了乌境内运输需绕道他国的窘境,对改善民生、发展经济和对外连通有着重要意义。
希腊比雷埃夫斯港
希腊最大港口比雷埃夫斯港是欧洲大陆地中海沿线距离苏伊士运河至直布罗陀主航线最近的港口之一,也是“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西端的重要枢纽。
中远海运2008年和希腊方面签署为期35年的特许经营权协议,并据此于2010年10月1日正式接管比港二、三号集装箱码头。通过近几年的努力,比港集装箱吞吐量全球排名从2010年的第九十三位大幅提升到2016年的第三十八位。
孟加拉国帕德玛大桥
帕德玛大桥是连接中国与东南亚泛亚铁路重要通道之一,是中国企业承建的最大海外桥梁工程。建成后将会彻底结束孟加拉国南部21个区与首都达卡之间居民摆渡往来的历史,有利于南亚区域互联,也将使邻国使用孟本地港口进行区域运输变得更加便利。
据孟加拉国政府测算,孟加拉国帕德玛大桥及河道疏浚项目建设将直接带动该国GDP1.2个百分点的增长。
英国欣克利角C核电项目
欣克利角C项目计划建造两台EPR机组,由中广核牵头的中方联合体与法国电力集团共同投资建设。项目建成后,将满足英国7%的电力需求,对法国、英国的核电产业链、就业和人才培养产生明显拉动作用。在60年运行期内,每年相当于减排900万吨二氧化碳,其间将提供2.5万个就业岗位。
今年3月24日,欣克利角C项目进行了核岛廊道第一罐混凝土的浇筑,标志着项目主体工程正式开工建设。
斯里兰卡科伦坡港口城
港口城是斯里兰卡迄今最大的外国直接投资项目,这座约269公顷填海造地的新城预计于今年9月完成基础设施建设,是中斯合作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重要中继点的重大项目,也是两国紧密科技合作的明珠。
港口城一期预计投资14亿美元,带动二期综合开发投资130亿美元,可提供8.3万个就业机会,建成后将成为南亚地区集金融、旅游、物流、IT等为一体的高端城市综合体。
园区建设硕果累累
白俄罗斯中白工业园
由中白两国国家元首倡建的中白工业园,是两国合作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标志性工程,位于丝路经济带向欧洲延伸的重要节点。该工业园是白俄罗斯招商引资的最大项目,也是中白间最大的经济技术合作项目,投资约56亿美元,占地面积91.5平方公里,重点发展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精细化工、高端制造等产业。
工业园一期起步区将于今年6月投入使用。
泰国泰中罗勇工业园
园区位于泰国东海岸罗勇府,是中国首批境外经济贸易合作区之一,也是首家在泰国开发建设的中国境外工业园区,园区的企业和项目受到当地欢迎。
目前已聚集了80多家来自中国的企业在泰投资,园区内中国企业的总投资额超过25亿美元,为当地创造2万多个就业岗位。园区内工作的本地员工占90%以上,月均工资达3000元人民币。
马来西亚马中关丹产业园
该产业园区与中马钦州产业园一起,成为世界上首个互相在对方建设产业园区的姊妹区,创造了“两国双园”新模式。
钦州产业园基础设施总计投入超过30亿元人民币,目前有50多个项目确定入园。关丹产业园重点发展以钢铁、铝材深加工、棕榈油加工等双方具有传统优势的工业;加快发展信息通信、电器电子和环保产业等为主的新兴产业,并积极发展金融保险业等。
匈牙利中欧商贸物流园
该园区是根据我国商务部统一部署,按照“一区多园”的模式,在欧洲地区建设的首个国家级境外经贸合作区和首个国家级商贸物流型境外经贸合作区。
园区规划总投资2.64亿美元,目前已基本完成了“一区三园”的规划布局建设。园区初步形成了覆盖欧洲和中国主要城市的配送网络体系,每年带动货物进出口贸易额2.45亿美元。
中国—阿曼(杜库姆)产业园
该产业园于今年4月19日举行了奠基典礼,是外国投资者在阿曼投资建设的最大产业园。园区拟建项目规划总投资670亿元人民币,包括石油化工、建筑材料、电子商务等9个领域。
今年4月,来自我国宁夏、河北等地的10家中国企业签署了入驻协议,投资总额32亿美元,签约内容包括海水淡化联产提溴项目、发电站项目等。
乌兹别克斯坦鹏盛工业园
该工业园位于乌兹别克斯坦共和国锡尔河州,投资总额约9000万美元。园区建设经营过程中多次得到中乌两国政府的肯定,成为中国在乌投资民营企业成功的范例之一。
截至2015年底,园区员工总人数超过1500人,其中解决当地就业逾1300人,为促进当地经济发展、改善民生做出了贡献。工业园还将进一步拓展建筑材料、真皮制品、电机电器、轻纺及纺织品等行业。
中哈霍尔果斯国际边境合作中心
该合作中心是建立在中哈两国霍尔果斯口岸的跨境经济贸易区和区域合作项目,是中国与其他国家建立的首个国际边境合作中心。
中心自2012年4月封关运营至2016年底,入出区人数累计突破1000万人次,总投资超过200亿元,有近30个项目入驻,其中18个项目开工建设,完成投资62.7亿元,入驻商户4000余家。
柬埔寨西哈努克港经济特区
该园区是中国首批通过商务部、财政部考核确认的境外经贸合作区之一,是中柬“一带一路”合作的示范样板。全部建成后可容纳企业300家,形成10万产业工人就业,20万人居住的宜居新城。
目前,西港特区5平方公里区域内已基本实现通路、通电、通水、通讯、排污(五通)和平地(一平),相应的生产、生活配套设施同步跟进,来自中国、欧美、日韩等国家及地区的109家企业纷至沓来。
赞比亚中国经济贸易合作区
该合作区是中国在非洲设立的第一个境外经贸合作区,也是赞比亚政府宣布设立的第一个多功能经济区,由中国有色矿业集团负责园区的开发、建设、运营和管理。
经贸合作区分为两个园区,谦比希园区首期规划面积为11.58平方公里;卢萨卡园区总规划面积5.7平方公里。目前,吸引投资近14亿美元,实际完成投资超过12亿美元。
中欧班列风驰电掣
资历最深的班列
中欧班列(重庆—杜伊斯堡),原称“渝新欧”。2011年3月19日,“渝新欧”满载重庆制造的电子产品从重庆出发,经过6个国家,行驶11179公里,耗时16天抵达德国杜伊斯堡。它是中国首次开通到东中欧国家的快捷运输通道,至少两次获得习近平主席当面“点赞”。截至2017年4月,共开行1077列,开行次数全国最多。
线路:中国重庆—中国新疆阿拉山口—哈萨克斯坦—俄罗斯—白俄罗斯—波兰—德国杜伊斯堡
体温最低的班列
中欧班列(武汉),2012年10月开行,首次从武汉出发,开往捷克的帕尔杜比采。2016年,首次采用冷链技术,经过高温和极寒地区始终保持恒温恒湿;班列将俄罗斯的液态牛奶、法国波尔多葡萄酒从产区直接运回武汉,首次开启了液态牛奶、葡萄酒的跨国铁路运输。
线路:中国武汉—中国新疆阿拉山口—哈萨克斯坦—俄罗斯—白俄罗斯—波兰—捷克斯洛伐克;中国武汉—中国新疆阿拉山口—哈萨克斯坦—俄罗斯—白俄罗斯—波兰—德国—法国里昂;中国武汉—中国内蒙古满洲里—俄罗斯莫斯科
对开最早的班列
中欧班列(郑州—汉堡)最早实现双向对开,首列去程开行于2013年7月18日,回程开行于2014年2月5日。目前实现双通道(阿拉山口西通道、二连浩特中通道)、双向常态(每周“去四回四”)运行。去程从2016年8月开始,已连续8个月保持满载,回程从2016年12月开始连续4个月保持满载,实现了双向满载常态化运营,目前国内出口货源地覆盖了23个省份,进口货源地覆盖47个国家及地区。
线路:中国郑州—中国新疆阿拉山口—哈萨克斯坦—俄罗斯—白俄罗斯—波兰—德国汉堡;中国郑州—中国内蒙古二连浩特—德国汉堡
行程最短的班列
2015年5月23日,石河子—俄罗斯集装箱国际货运班列装载50节车厢、共1250吨聚氯乙烯,从新疆石河子出发后一路西行,最终到达俄罗斯车里雅宾斯克,历时5天。这趟班列为国内企业打开了一条运输时间短、运输距离短、经营成本低、市场竞争力强的贸易新通道。尽管是中欧班列中里程最短的,这一趟列车仍然在中欧铁路线上奔驰了2500公里。
线路:中国新疆石河子—中国新疆阿拉山口—哈萨克斯坦—俄罗斯车里雅宾斯克
海拔最高的班列
中欧班列(西宁—安特卫普),2016年9月8日,伴随着阵阵汽笛声,首趟由“世界屋脊”青藏高原始发的中欧班列(西宁—安特卫普)驶出了站台,名副其实海拔“高”、天气“冷”。该趟列车共装载44个40英尺标准集装箱,途经6国,全程9838公里,约12天到达位于比利时的欧洲第二大集装箱港口安特卫普。
线路:中国西宁—中国新疆阿拉山口—哈萨克斯坦—俄罗斯—白俄罗斯—波兰—德国—比利时安特卫普
行程最长的班列
中欧班列(义乌—马德里),2014年11月起开行,全程13906公里,运行时间约21天。途经8个国家,几乎横贯整个欧亚大陆。国内经过6个省份。境外铁路换轨次数最多,除在哈萨克斯坦、波兰两次换轨,还需在法国与西班牙交界的伊伦进行第三次换轨。铁路的两端,是全球最大的批发市场浙江义乌和欧洲最大的小商品集散地西班牙马德里,是世界上最长的货运铁路线。
线路:中国浙江义乌—中国新疆阿拉山口—哈萨克斯坦—俄罗斯—白俄罗斯—波兰—德国—法国—西班牙马德里
频次最高的班列
中欧班列(成都),原称“蓉欧快铁”,2013年4月正式开行,为成都乃至中国西部地区通往欧洲大地架起了陆上货运大通道。线路全长9826公里。开行之初运行时间为14天,多次提速后,运行时间缩短至现在的不到11天。2016年,中欧班列共开行1702列,其中约有1/3被中欧班列(成都)承包。2017年4月,其日均开行2.4列,是目前开行频次最高的班列。
线路:中国成都—中国新疆阿拉山口—哈萨克斯坦—俄罗斯—白俄罗斯—波兰罗兹
年纪最小的班列
2017年4月21日上午,满载40个货柜、货值约36.3万美元的中欧(厦门—莫斯科)直达货运班列从厦门自贸片区海沧园区出发,驶往莫斯科,全程运行时间约14天。这是首条厦门直开的中欧班列,运往俄罗斯的货品主要包括花岗岩、日用照明用品、机台、人造花、鞋类半成品及配件、装载机等。班列货源可辐射闽粤赣经济协作区、台湾和东南亚地区。而以往厦门及周边地区的货物前往俄罗斯多通过多式联运,最快也要25天。
线路:中国福建厦门—中国内蒙古满洲里—俄罗斯莫斯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