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机构设置 政策解读 双创学习 科技创新 健康双创 视频图片 产业联盟 健康商城 商学院
  • 手机版
  • 121winsb.com > 食品 > 美味小厨 >

    舌尖上的安全:吃鱼,请别盯着野生的

    2017-03-23 21:49 未知
    编者的话:鱼肉热量低、营养丰富,是很多人热衷的美食。但因环境污染问题,鱼体内蓄积重金属的新闻频频爆出,让人想吃却不敢吃。本报就大家关心的问题,请美国普渡大学农业与生物工程系食品工程博士云无心逐一解答。
    问题一:鱼类污染主要有哪些?
    鱼体内的污染物主要来源于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造成的环境污染。越是食物链顶端的鱼,污染物含量就越高。在鱼类的各种污染物中,危害最大的是汞,它会侵犯人体中枢神经系统,造成语言和记忆障碍等,对胎儿和儿童尤为明显,可能会影响智力。
    问题二:有调查发现,鱼肉中蓄积的汞含量排序为:鱼头>鱼皮>鱼肉>鱼籽,这有道理吗?
    不同种类的鱼,汞含量差异巨大,含量低的只有几微克/公斤,高的超过1毫克/公斤,并且还受生长条件、生长周期影响,因此不能一概而论。即使鱼头和鱼皮的汞含量略高,但是可以吃的部分比鱼肉少得多,危害自然就没那么大了。
    问题三:鱼类遭污染,我们还能吃吗?
    即使鱼类有遭受污染的可能,吃鱼仍利大于弊。研究发现,吃鱼有助于保护视力、降低心脏病风险、促进发育、保护皮肤、提高脑力和精子数量、预防哮喘和关节疾病等。美国食品和药品管理局于今年初发布的“鱼类消费建议”指出,成年人
    每周应食用2~3份低汞鱼或贝类,约227~340克(烹饪前的可食部重量)。常见低汞鱼包括鳕鱼、鲑鱼、罗非鱼和鲶鱼等;应尽量避免食用的7种高汞鱼为墨西哥湾的方头鱼、鲨鱼、旗鱼、橙鲷鱼、大眼金枪鱼、马林鱼和大鲭鱼。多项调查数据显示,我国鱼类含汞量不比国外高,因此不必过于看重“进口鱼”。
    问题四:有报道称,为了让鱼快速生长,一些养殖户会使用激素、抗生素,这是真的吗?到底是养殖鱼好,还是野生鱼好?
    法律规定,养鱼禁用激素,更何况用了激素,鱼也未必会长得更好。养殖鱼一般会用到抗生素,只要合理使用,残留很少,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基本可以忽略。需要提醒的是,不少人吃鱼追求“野生”,认为其味道鲜美、营养丰富,事实并非如此。而养殖鱼由于食物充足,生长周期较短,因此累积的重金属污染物相对较少。
    问题五:有的鱼尝起来有煤油味,网上披露说是为了在运输过程中保持鱼的存活率,这是真的吗?
    运输过程中为了保持鱼鲜活,有的商贩会加入孔雀石绿,不过这是非法的,也不会产生煤油味。煤油味或其他异味,可能是鱼本身来自被污染水体,或运输过程中受到污染,也可能是商贩加入汽油等化学物质刺激鱼活动造成的。具体原因很难推测,但只要鱼出现异味,就一定存在问题,消费者不应购买、食用。
    问题六:怎么吃鱼可以将风险降到最低?
    除了鱼的种类,鱼龄和体型越大,体内积聚的有害物质就可能越多。建议买鱼选个头“八分大”左右的,如鲤鱼和武昌鱼以1斤半、鲫鱼0.5~1斤、草鱼4~5斤的为宜。吃鱼种类应尽量丰富些,有条件的话还应多吃些虾、蟹、蚝等贝类。可以通过望、闻、按来挑选鱼:好的鱼应该是鱼眼饱满凸出,角膜透明清亮、富有弹性,鱼身有透明的黏液,鳞片有光泽,且与鱼体贴附紧密,未有脱落,腹部未膨胀;闻一闻鱼鳃,海水鱼应该具有咸腥味,淡水鱼则是土腥味,如果有酸味或煤油味等异味,就不要购买了;最后,用手指按压一下鱼身,好的鱼肉质结实有弹性,指压后凹陷立即消失。
    烹调方法方面,蒸最为健康;煮或炖位居其次,部分营养可能会流失于汤水中;如果将鱼油炸,损失可就大了,不仅破坏DHA这类不饱和脂肪酸,使鱼失去低脂优势,还容易产生有害物质。需要提醒的是,鱼籽由于胆固醇较高,“三高”人群最好少吃或将其剔除。
    责任编辑:双创健康

    上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补中开胃 推荐虾仁鱼滑紫菜汤

          中国双创是国务院新闻办公室领导,中国外文出版发行事业局管理的国家公共服务重点网站。本网站24小时对外发布信息,是中国创新创业发展传播、信息交流的重要窗口。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双创”的所有作品,均为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电话:0086-01-53684885

    传真:0086-10-63343583

    媒体合作:0086-10-53397606

    品牌活动合作:0086-10-53397606

    广告合作:0086-10-63343583

    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协议 | 发展规划 | 常见问题 | 合作洽谈 | 网站声明 | 广告报价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5-2016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京ICP证040089号-13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105123 京公网安备110108006329号 京网文[2011]0252-085号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西三环北路89号中国外文大厦B座6层  邮编100089 联系电话:010—53684885 电子邮箱:ceic1010@chian.org.cn